428 | 0 | 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在国际形势愈加复杂的背景下,粮食安全形势显得更加急迫。因此,持续加大对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阐释和研究,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言献策尤为必要。我们组织了题为“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笔谈,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抛砖引玉。本期笔谈邀请到四位专家,他们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等,从不同视角论述了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重要意义、实践经验、发展策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二级研究员杨宜勇认为要深刻领会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先进性,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二级教授蒋和平认为要科学把握大食物观,从“四个转型”的角度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吉首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教授蒋辉从特色优势产业视角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研究提供更多思路。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卫松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维度对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进行了阐释。
Abstract:Establishing the concepts of grand agriculture and grand foo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and constructing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 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lly formulat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ar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and important measures for ensuring a stable and secure supply of grain and other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has continuously safeguarded food security and achieved positive result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food security has become even more urgent.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increase the illustrations and research on the concepts of grand agriculture and grand food and to offer suggestions or ad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We have organized a panel discussion titled “Adhering to the Concepts of Grand Agriculture and Grand Food” in the hope of inspiring furthe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is field. In this forum we have invited four experts, who, based on major projects of the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Fund, project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and major provincial tender projects, expound on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concepts of grand agriculture and grand foo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Yang Yiyong, a senior consultant and second-level research fellow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assumes that we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oncepts of grand agriculture and grand food,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 with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Jiang Heping, a second-level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rgues that we should 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concept of grand food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ur transformations”. Jiang Hui, a professor at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f Jishou University, offers more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tinctive and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Wei Song,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Sociology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illustr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s of grand agriculture and grand food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cology.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编:《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8页。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90页。
(1)杨啸林:《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经济日报》2024年3月9日,第11版。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求是》2022年第21期。
(2)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8页。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27日,https://www. gov. cn/zhengce/2016-01/27/content_5036698. htm,2025年1月20日。
(4)《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经济日报》2024年5月27日,第10版。
(1)《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 4万亿斤新台阶》,2024年12月13日,https://www. gov. cn/lianbo/bumen/202412/content_6992448. htm,2025年1月10日。
(2)杜海涛:《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人民日报》2023年5月12日,第2版。
(1)王立彬:《1758万亩!我国耕地“三连增”从哪里来?》,2024年9月19日,https://www.gov. cn/yaowen/liebiao/202409/content_6975447. htm,2025年1月20日。
(2)高云才、王浩:《全国秋粮已收获94. 7%全国秋粮丰收又一年》,《人民日报》2022年11月8日,第1版。
(3)武玥彤:《农业农村部: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1. 6亿吨,大豆占比超过6成》,2024年1月23日,https://kepu. gmw. cn/agri/2024-01/23/content_37105423. htm,2025年1月20日。编者注:1吨=1000千克。下同。
(4)刘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北京日报》2023年6月26日,第10版。
(1)董世魁:《我国草原生态修复用种的机遇与挑战》,2023年11月9日,https://www. forestry.gov. cn/c/www/lcdt/530699. jhtml,2025年1月10日。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党建》2024年第8期。
(2)蒋辉、陈瑶、刘兆阳:《中国粮食生产韧性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23年第6 期。
(1)蒋黎、赵其国、尹雪斌:《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理论意蕴与战略实现路径》,《经济学家》2022 年第8期。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46号),2024年9月12日,https://www. gov. cn/gongbao/2024/issue_11606/202409/content_6976938. html,2025年1月8日。
(1)《光辉的历程宏伟的篇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2009 年9月7日,https://www. stats. gov. cn/zt_18555/ztfx/qzxzgcl60zn/202303/t20230301_1920380. html,2025年1月20日。
(2)张合成:《1. 4万亿斤:粮食保供的崭新台阶与奋进起点》,《农民日报》2025年1月4日,第5 版。
(1)数据来源说明:此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整理。
(1)本刊编辑部:《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步伐稳健》,《中国外汇》2024年第15期。
(2)闫坤、唐丹彤:《迈向高收入组别与社会结构转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4年第3期。
(1)数据来源说明:此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24》整理。
(2)丁声俊:《大食物观提出的客观依据、深远意义及落实举措》,《中州学刊》2023年第5期。
(3)张清津:《论农业消费形态的转变》,《农村经济》2023年第9期。
(4)数据来源说明:此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年鉴2024》整理。
(1)余慧容、杜鹏飞:《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变迁对耕地资源的影响——基于1981—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中国土地科学》2022年第8期。
(2)张琛、周振:《人口结构转型视角下中长期中国粮食产需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22年第12期。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求是》2022年第21期。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7月31日)》,2024 年8月11日,https://www. gov. cn/gongbao/2024/issue_11546/202408/content_6970974. html,2025年1月8日。
(1)习近平:《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人民日报》2022年3月7日,第1版。
(2)刘科、黄博琛:《大食物观:超越粮食安全战略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方案》,《中州学刊》2023年第5期。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4页。
(4)《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人民日报》2022年3月7日,第1版。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323
引用信息:
[1]杨宜勇,蒋和平,蒋辉等.“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笔谈[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No.210(02):1-29.
基金信息:
2023年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关键问题研究”(23ZDA096)阶段性成果;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粮食安全风险管理视角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19BJY154)延展性成果;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供需高度动荡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与应急响应机制研究——组织韧性视角”(72063008); 2023年度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湖南特色农业赋能增收长效机制研究”(23YBA153); 2022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加快湖南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XSP22ZDI013)阶段性成果; 2023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贵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路径研究”(23GZZB02); 2021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技术治理视角下贵州乡村治理体系重构:以贵州省余庆县、福泉市、盘州市为个案”(2021ZD007)阶段性成果